1. 组织胺酸——酒中的致病因素
白酒和红酒中都含有一种名叫组织胺的物质,它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胺类化合物。在酒的生产过程中,由于细菌或酵母的作用,会将酒中的氨基酸转化为组织胺。虽然组织胺是一种天然物质,但是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危害。组织胺对人体的伤害主要具有两个方面,一是导致过敏反应,二是引起肚子痛等消化不良症状。
2. 白酒——组织胺生成的罪魁祸首
白酒中的酵母是组织胺生成的罪魁祸首。酒的酿造过程中,如果酒的温度太高,酵母就会产生过多的组织胺。因此,要想减少白酒中的组织胺含量,酒的酿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,避免酵母过度生长。此外,由于白酒酒体单薄、香气清淡,所以白酒中的组织胺含量比红酒高出很多。因此,饮用白酒时需要更加注意组织胺的摄入量。
3. 红酒——组织胺生成的次要因素
相比之下,红酒中的组织胺含量相对较低。原因是红酒中葡萄皮和葡萄籽的存在可以抑制组织胺的生成。此外,白酒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食品添加剂,而红酒中则很少添加这些食品添加剂,因此也有助于降低红酒中的组织胺含量。但是,红酒中的组织胺含量依然不可忽视,尤其是对于那些对组织胺过敏的人而言,饮用红酒可能会引起剧烈的过敏反应。
4. 组织胺酸引起的肚子痛等消化不良症状
组织胺酸会引发肚子痛等消化不良症状。这是因为组织胺酸会在体内生成组胺,而组胺则会导致血管收缩,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和肠胃痉挛。此外,组胺还会刺激胃酸分泌,增加胃肠道的负担,引起肚子痛、腹泻等症状。因此,对于那些容易胃肠道不适的人,饮酒时一定要注意适量,避免组织胺的摄入量过高,引起不适症状。